化橘红害虫曲牙土天牛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学术
本文介绍了化橘红的虫害之曲牙土天牛。这种虫害需要重点防治。
摘要
目的 了解化橘红基地曲牙土天牛Dorysthenes hydropicus生物学特性,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。方法:通过田间调查、室内饲养及灯诱了解曲牙土天牛生物学及发生与为害特性。结果:曲牙土天牛在化橘红基地1~2年发生1代,以幼虫在土中越冬;5月下旬为成虫羽化出土盛期。成虫个体差异大,体长25~63cm;趋光性强,1个诱集点每晚可以诱集成虫2000多头;雌成虫抱卵量大,最多达543粒,成虫产卵于1~3cm深土中,卵孵化盛期为6月下旬~7月上旬,孵化率达85%以上,幼虫在15—60cm土层内取食危害。结论:曲牙土天牛在广东危害化橘红、白木香等均为首次报道,对化橘红生产威胁极大,是化橘红基地重点防治对象。
出处
作者: 覃蓉敏;陈君;徐常青;于晶;周杜花;陈荣敏;周峰;杨刚;张国斌;徐荣;李向明;程惠珍
机构: 化州市绿色生命有限公司;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
关键词: 化橘红;曲牙土天牛;生物学特性
期刊: 中国中药杂志
年份: 2008
期次: 24
卷: 33
开始页码: 2887
结束页码: 2891
更多阅读
未经书面许可,严禁转载复制摘编,违者必究。本站关于功效的内容来自于互联网,科普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。内容仅供参考。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
